第12章
而陳可秀讀過大學了,不需要圓夢,不重新讀大學也沒遺憾。
雖說活到老學到老,她本就沒有做科學家的天賦,也沒有做學究的心思,即便重新上大學,也不過重來一遍,蹉跎歲月。
她要學的,在大學裡反而難學到。
至於以後做什麼,她心裡也有了方向,真沒必要去過那千軍萬馬的獨木橋。
在蓋房子的兩個月裡,邵母隻來過一回,看到屋裡烏煙瘴氣的,說了幾句讓她回去,隻要尊敬,就不追究的話。
陳可秀沒說話,隻是打開門,把人給推出去了。
邵母看到知青們都幫陳可秀,隻罵了兩句,順便恨恨地說了幾句狐狸精之類不安分的話。
有女知青出頭,把邵母罵了一頓,她灰溜溜的走了,就再也沒來過。
房子都要建成了,經過大家的努力,兩個月的時間,趕在農忙之前,就開始打房蓋了。
第609章 沒皮沒臉的
這就是因為隻有三個砌牆的師傅,
如果能有四五個,恐怕一個月就完工了。因為砌牆的師傅就有三個,哪怕幫忙的人再多,和了很多水泥砂漿,他們也忙不過來。
挖完地基之後,其他幫忙的人就自覺回家了,隻留了師傅,以及幾個打小工的。
這些人,要麼是體力活很累,要麼是有點手藝,都是要花錢的。
不過也沒有人拖工期,因為必須在農忙之前弄完,等到農忙的時候就得下地掙工分了。
對於大家來說,賺錢很重要,但是掙工分更重要。
因為掙工分可以分糧食,如果隻有錢,有的時候糧食不好買,還得花糧票,那是不劃算的。
雖然有時候公分也是用錢來抵,不過多多少少都會給糧食的,最起碼糧食夠一家人到下一年的秋收。
所以不需要監工,大家都會自覺趕緊把活幹完。
況且陳可秀不是按天算,是按多少平方來算的,早點幹完早掙錢,又不耽誤掙工分,這是很完美的事情。
蓋房子的事,壓根就不需要人催,
兩個月還差幾天就把房子蓋起來了。陳可秀把孩子放在屋裡,讓林姐看著,她親自去了新房子那邊。
因為今天是打房蓋的日期。
村裡的第一間平房呢。
即便偶爾有瓦房的人家,那都是砍樹做房梁,在上面堆積瓦片,跟蓋茅草房差的也不多。
不過瓦片容易漏雨。
既然要蓋房子,陳可秀可不想過屋外下大雨,屋裡下小雨的日子。
索性心一橫,就蓋平房。
其實她手裡的錢不太夠,所以這段時間也沒少努力工作。
好在,華蘭那邊,把在海外那邊的分紅給打了過來。
解了燃眉之急,還能剩點餘錢。
要不然的話,現在怕是已經揭不開鍋了。
一切都欣欣向榮,和鄰裡的關系處得也不錯。
不過邵衛國一直沒有消息。
陳可秀也沒法關注這些事。
要是在城裡,還可以每天買一份報紙,看看有沒有戰場的消息。
在鄉下就沒辦法了。
一切都隻能等。
不過,她很忙,要管著孩子,
還要工作,房子那邊雖然不用很操心,也不能完全不過問。甚至還有村裡的人情往來。
這些事情堆積在一起,壓根就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想別的。
和大家一起打了房蓋,看著平地上的蓋好的房子,陳可秀突然有種歸屬感。
不論婆家還是娘家,對於她來說都不是她的家。
而這個房子,是她出了錢,從打地基開始,親眼看著,一點一點的蓋起來的。
而現在,房頂也有了。
她迫不及待的,把之前就請人做的門,直接裝了上去。
哪怕地皮都沒抹。
師傅們也著急,房頂打好了,第二天就趕緊去抹地皮。
用水泥和砂漿攪拌均勻,出在泥土上,然後抹平,等待風幹之後就成了水泥地。
水泥地成形,房頂也幹了,又晾曬了幾天,陳可秀按照別人的指點,時不時去潑點水,保持湿潤。
據說這樣能夠延長房頂的使用壽命,免得以後開裂。
她一一照做。
窗戶和門都按好了。
做的木床木櫃子也搬了進去,
通風了半個月。選了一個好日子,七月初六,就去燒鍋底了。
燒鍋底,就是把新的鍋,還有灶臺燒熱。
其實也就是喬遷之喜。
屋裡沒有什麼東西,隻有兩張床和兩個衣櫃。
桌椅板凳都還沒有,恰逢大家正忙,她也沒有太多的錢請客吃飯,也就沒叫人。
隻叫了知青點的年輕人,不過誰都沒有來,陳可秀也不強求。
把邵家族人叫過來,其中也包括邵大伯一家。
不喜歡歸不喜歡,在村裡生活,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的。
不過她的態度明確,直接忽略了邵母一家。
也沒有人不長眼的提這茬。
畢竟都斷絕關系了。
不想請就不請。
她不請,可是邵母還是來了。
是和邵梨子一起來的。
邵建國倒是沒有蹤影。
邵梨子看到她,就有些心虛,垂著頭,眼睛都不敢看她。
邵母就跟沒事人一樣,進屋巡視了幾圈,哎呀了一聲,“這房子真大,四周都抹的平平的。還有這地面,
全部都是水泥地的,兒媳婦你可真有本事。”陳可秀笑了笑,“這可不是我有本事,都是我表姐的。我啊,也隻能說是暫住的,寄人籬下罷了。”
看看她那兩眼放光的樣子,好像說幾句好話就能住進來一樣。
少做她的春秋大夢了。
之前邵母說要蓋房子,這邊的房子都已經蓋完了,她那邊依舊沒有動土。
陳可秀請人吃飯,路過的時候,隻看到之前刨出來的幾個坑,因為夏天雨水多,現在變成了一個個小土塘。
裡頭全部都是積水,甚至還有點發臭。
想要過來摘桃子,那可不是邵母說了算的。
邵母也沒說話,把手裡的東西遞給陳可秀,“今天搬家,我也沒什麼好拿的。拿了幾個雞蛋,你給我孫子孫女吃吧。”
如意和安安現在將近兩歲了,也會說話了。
尤其是如意,一聽到吃,立馬就裂開嘴笑,“吃,蛋蛋。”
“哎喲,我孫女喜歡啊。”邵母立刻彎腰,逗著如意,
“你要是喜歡,奶奶回頭再找點雞蛋來。雞蛋可是緊俏物資,可不容易哦。”誰都能聽得出她的言外之意。
不就是在說,拿過來的雞蛋很珍貴嗎?
陳可秀不慣著她,笑眯眯的把雞蛋塞給邵梨子,“既然不容易得到,那就拿回去吧。”
現在越來越松了,原本隻要完成了生產大隊的任務,村裡的人是可以養一點雞鴨鵝的。
隻要別明目張膽的拿出去賣,也沒人死乞白賴的管著。
至於這兩年,養的人家就更多了。
雖然還是不會擺在臺面上賣,真想買的話,也沒以前那麼難買。
換做以前,想要吃個雞蛋,就必須得去鎮上,拿蛋票和錢去買,才能吃上一口。
現在在村裡,還是挺方便的。
別都不說,收成好的時候,大家能稍微多分一點糧食。
雖然也沒有多餘的,但有的人家沒錢,布料和別的,都得花點錢來買。
偷偷的買一點,也沒那麼困難。
這段時間在村裡,陳可秀最滿意的就是,
哪怕不用去鎮上,隻要手裡有錢,也能吃得不錯。不過隔一段時間還是會去買點肉,反正都是要去鎮上寄稿子的,順路的事。
兩個月的時間,安安和如意也就黑了點,看著強壯多了。
所以啊,對於她來說,雞蛋還真沒有那麼珍貴,更不想承邵母的這個人情。
邵梨子尷尬得不行,無助的看著邵母。
邵母一把從她懷裡,把雞蛋拿了過來,埋怨道,“你這個孩子,你嫂子心疼你。那你也不能不懂事,這是給你侄兒侄女吃的,老大個人了不害臊,這也要搶。”
第610章 邵梨子的提醒
當著這麼多人的面,邵梨子臉臊的通紅,又不好說什麼,隻能垂頭看著腳面不吭聲。
陳可秀替她解圍,“這跟妹妹沒關系,就是不想拿外人的東西。省得回頭也不知道要付出什麼代價。咱們已經斷絕關系,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,你們回去吧。”
邵母臉色綠了綠,沒想到當著這麼多人的面,
一點面子都不給。她看向邵三爺爺,“三爺爺,你聽聽陳可秀說的,雖然是斷絕關系了,我當初也是為了老大好的呀,難道斷絕關系了,就能否認我是衛國媽媽的事實嗎?”
斷絕關系咋了,邵衛國是她生的,就衝這一點,這輩子都得感激她。